我校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未上榜进入世界前200名。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排行榜采用了“学校声誉”和“学术质量”并重的评价取向,指标体系调整对我校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新的指标体系中我校在“篇均论文被引”、“博士研究生生师比”、“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数比”、“纵向科研经费比例”等若干指标与上榜的内地6所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的影响最大。因此学校要想在THE大学排名中争取佳绩就必须进一步促进论文质量的快速提升,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改善科研经费的结构。

2010年9月16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了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以下简称“THE-2010”)全球前200名大学名单,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帝国理工学院、耶鲁大学位列前10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6所高校上榜,其中北京大学(37名)、中国科技大学(49名)和清华大学(58名)跻身百强(详见附表1)。我校在本次排名中表现不佳,未能上榜进入全球前200名行列。

一、THE-2010指标介绍

2004年起,《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与和QS公司合作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THE-QS),是与我校刘念才教授推出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齐名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认同度的两大大学排名之一,其主要特色是强调声誉调查。

从今年开始,《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合作伙伴变更为ISI数据平台的制作方——汤姆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推出新的THE-2010指标,对排名的结果产生了较大影响。

1、采用了全新的指标体系。指标类别由原来的四类变为五类,新增产业收入指标,指标数量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3个,新增指标有:师均办学经费、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人均科研经费、人均论文发表数、师均企业项目经费等,约占总权重的17.5%(详见附表2)。

2、更加注重客观指标。虽然新的指标体系依然延用了THE-QS排名中声誉调查的质性指标,但是其权重大大降低,由原来的50%下调为34.5%,体现出THE- 2010指标的“学校声誉”和“学术质量”的并重的评价取向,以提高排名结果的客观性。

3、科研指标的权重有所加强。与原先的指标相比,新指标体系更加重视科研指标,相关指标的权重由60%提高到65%,并且更加关注科研产出的质量,“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的权重由原来的20%大幅提高到32.5%,这一指标的调整对以理科和生命学科见长的大学有利,而对工科强势学校不利,因此这次排名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我校的成绩均不够理想。

4、国际化指标的权重较以前有所下降。新指标体系中的国际化板块延用了原来的外籍教师比例和外籍学生比例这两项指标,只是权重有所下降,由原来的10%降为5%。

5、信息采集向多元化发展。从今年起,THE排名采用多元化的数据采集方式,本次排名的数据有三个来源:一是由第三方,即汤姆森路透公司根据ESI数据库提供的论文发表数和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占37%;二是声誉调查,占34.5%;三是各高校直接提供的数据,占28.5%。由于增加了部分由大学直接提供的数据,一方面可以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但是也容易导致对各大学数据理解不同而导致的数据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数据真实性的核查也随之成为新的问题。

二、进入前200名大陆地区高校排名情况分析

在THE-2010排名中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6所国内高校进入前200名。具体位次为北京大学第37名、中国科技大学第49名、清华大学第58名、南京大学第120名、中山大学第171名、浙江大学第197名(详见附表1)。根据对国内进入前200名大学的各项指标测算分数具体发现,“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是影响国内大学排序的最主要指标

1、北京大学列国内高校第一,主要源于该校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其“教学”、“产业收入”和“国际交流”三项指标的得分均为第一,“研究”和“论文篇均被引”均列第二。

2、中国科技大学排名国内高校第二,主要在于其“论文篇均被引”得分最高,该项指标占32.5%的权重。另有“博士研究生生师比”、“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人均论文发表数”等三项二级指标位居国内第一。因此在这次排名中得以力压清华大学,位列国内第二。

3、中山大学能异军突起进入前200名,主要在于其“论文篇均被引”得分较高,与浙江大学相比其“教学”、“研究”、“产业收入”和“国际交流”四项指标的得分均排在浙江大学之后,绝大多数二级指标也低于浙江大学,但由于其“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得分比浙江大学该项指标高,因此总分数高于浙江大学。

三、我校名落孙山的原因分析

本次排名我校表现不佳,未进入前200名,较THE – QS世界大学排名名次下降较大,去年我校在THE – QS 2009世界大学中排名第153名,2010年排名151名,在国内高校中仅次于北京大学(47名)、清华大学(54名)和复旦大学(105名)。因此指标体系的调整对我校显然是不利的。

为了深入细致研究我校的不足,规划发展处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二〇〇八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蓝皮书)的数据对本次上榜的国内六所大学和我校的部分客观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和比较,(详见附表3,声誉调查的得分来自调查无法验证,外籍教师比例及中科大的部分数据缺省),除北大的师均企业项目经费外,其他结果均与得分情况相符。根据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导致我校未进入前200名的主要原因如下:

1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指标分数低。且由于该项指标权重最大(32.5%),直接影响总分数的高低,我校在此项指标的表现低于其他入榜的6校;

2、我校博士生培养的规模相对偏小。直接影响了“博士研究生生师比”(6%)、“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数比”(2.25%)、这两项指标得分偏低,在7校中仅列第7和第6名。

3、我校介入国家大项目能力较弱。导致了“纵向科研经费比例”(0.75%)这一项指标位列7校之末。

4、我校缺少突出的指标。能排名前三的二级指标仅为本科生生师比(4.5%)、师均企业项目经费(2.5%)和本科留学生比例(2%)三项,合计权重为9%,对总排名的影响非常有限。

5、我校严格按数据要求向汤姆森路透公司提供了数据。如专任教师中含外聘兼职教师数,比传统统计增加10%的数量;科研经费采用到校科研经费,比传统的科研经费收入约缩水32%。经测算,这些调整均不会影响各项指标在7校中的排序,但有可能会降低师均科研经费、人均论文发表数、纵向科研经费比例等指标,具体得分,合计权重为12.25%。

四、结论与建议

1、提高科研水平,提高论文质量。“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的权重达到32.5%。虽然,我校近年来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明显上升,但与国内顶尖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依然有较大差距。因此建议坚持AB档论文奖励措施,鼓励老师发高水平论文;鼓励生命医学和理科的院系多发表论文,提高相关院系论文在全校的比重;积极鼓励教师与海外著名机构联合发表论文也有助于我校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的快速提升。

2、着力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THE-2010中声誉调查依然是重要指标,占总权重34.5%。本次声誉调查的范围是各大学的学术同行,因此要与世界著名高校建立广泛的实质性合作,鼓励更多的教师参加国际会议,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出国访学,鼓励更多的教授主动参与国际学术事务,鼓励更多的学生留学海外名校。

3、提升服务国家能力,改善科研经费结构。推进学术资源的整合,形成大科研管理模式,快速提升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攻关能力、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增加科研经费中政府经费的份额。

4、增加博士研究生的相对比重。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THE排名中博士研究生相对规模占8.25%的权重。因此建议一方面要想办法增加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如加快试点工程博士等专业博士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本科生的培养规模。

5、加强对于全球知名大学排名的跟踪研究。大学排名对学校的社会声誉的影响巨大,应积极加强对知名排行榜的跟踪研究,以积极的姿态和灵活的方式面对和利用大学排名。

附表1THE-2010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大学及我国上榜高校情况

附表2THE-2010THE-QS指标体系比较

附表3、我校与THE- 2010上榜内地六校的具体指标比较

主题词:大学排名 指标分析

抄送:校领导

送:

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 2010年9月20日印发

附表1

THE-2010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大学及我国上榜高校情况

Ordered by this column, descending排名

学校

总分数

教学

研究

被引频次

产业收入

国际交流

全球前十名大学

1

哈佛大学

96.1

99.7

98.7

98.8

34.5

72.4

2

加州理工学院

96

97.7

98

99.9

83.7

54.6

3

麻省理工学院

95.6

97.8

91.4

99.9

87.5

82.3

4

斯坦福大学

94.3

98.3

98.1

99.2

64.3

29.5

5

普林斯顿大学

94.2

90.9

95.4

99.9

Data not supplied

70.3

6

剑桥大学

91.2

90.5

94.1

94

57

77.7

6

牛津大学

91.2

88.2

93.9

95.1

73.5

77.2

8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91.1

84.2

99.3

97.8

Data not supplied

39.6

9

帝国理工学院

90.6

89.2

94.5

88.3

92.9

90

10

耶鲁大学

89.5

92.1

89.7

91.5

Data not supplied

59.2

我国大陆地区上榜大学

37

北京大学

70.7

76.4

61.3

72.2

98.6

68.6

49

中国科技大学

66

57.5

48.6

92.7

30.3

Data not supplied

58

清华大学

64.2

74.9

66.6

52.7

97.8

43

120

南京大学

54.6

52.2

46.2

66

43.4

50.2

171

中山大学

49.6

46.2

34.7

70.2

41.2

29.3

197

浙江大学

46.4

54.6

41.3

44.3

70.3

29.6

附表2

THE-2010THE-QS指标体系比较

标准及权重

二级指标(13个)

权重

THE排名

指标

教学

30%

教学声誉调查

15.00%

博士研究生生师比(授予学位数)

6.00%

本科生生师比(本科招生数)

4.50%

师均办学经费

2.25%

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

2.25%

研究

30%

研究声誉调查

19.5%

师均科研经费

5.25%

人均论文发表数

4.5%

纵向科研经费比例

0.75%

被引频次

32.5%

论文篇均被引频次

32.5%

产业收入

2.50%

师均企业项目经费

2.50%

国际交流

5%

外籍教师比例

3.0%

本科留学生比例

2%

THE – QS排名指标

研究

同行评价

40%

论文篇均被引频次

20%

教学

生师比

20%

毕业生

就业能力

雇主评价

10%

国际化

外籍教师人数

5%

外籍学生人数

5%

附表3

我校与THE- 2010上榜内地六校的具体指标比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科技

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上海

交大

教学

教学声誉调查

15.00%

n

n

n

n

n

n

n

博士研究生生师比

6.00%

0.34

(4)

0.34

(5)

0.35

(3)

0.61

(1)

0.35

(2)

0.29

(6)

0.25

(7)

本科生生师比

4.50%

1.13

(1)

1.17

(2)

1.59

(5)

1.62

(6)

1.43

(4)

2.11

(7)

1.25

(3)

师均办学经费

2.25%

149.00

(2)

204.04

(1)

125.77

(3)

n

92.46

(5)

90.43

(6)

101.48

(4)

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

2.25%

29.94%

(2)

28.81%

(3)

22.00%

(5)

38.33%

(1)

24.51%

(4)

13.51%

(7)

19.94%

(6)

研究

研究声誉调查

19.5%

n

n

n

n

n

n

n

人均科研经费

5.25%

38.67

(3)

77.80

(1)

47.34

(2)

n

26.63

(5)

21.63

(6)

31.62

(4)

人均论文发表数

4.5%

0.74

(5)

0.99

(3)

1.03

(2)

1.41

(1)

0.75

(6)

0.43

(7)

0.79

(4)

纵向科研经费比例

0.75%

94.83%

(1)

67.65%

(4)

64.50%

(5)

n

75.47%

(3)

81.82%

(2)

60.91%

(6)

被引频次

论文篇均被引频次

32.5%

7.65

(2)

6.69

(4)

5.19

(6)

7.89

(1)

6.65

(5)

7.00

(3)

4.88

(7)

产业收入

师均企业项目经费

2.50%

2.00

(6)

25.17

(1)

16.81

(2)

0.91

(7)

6.53

(4)

3.93

(5)

12.36

(3)

国际交流

外籍教师比例

3.0%

n

n

n

n

n

n

2.66%

本科留学生比例

2%

9.89%

(1)

8.10%

(3)

4.90%

(4)

0.12%

(7)

4.30%

(5)

1.80%

(6)

9.07%

(2)